1.玫瑰伴書香
四月份,在你的城市,開著什麼花?是綴著黃花瓣的連翹?還是白色的油桐花呢?在我曾寓居的遠方,四月偶爾暖陽普照、偶爾春寒料峭,例年的話題總是櫻花。但今天我們不趕櫻花祭,來說一則與玫瑰有關的小故事,地點就在西班牙,不是一般佛拉明歌舞者嘴銜玫瑰,熱情奔放旋舞的景象,而是氣氛更優雅浪漫的傳統:在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每年的聖喬治日,即四月二十三日這一天,有買一本書就送一朵玫瑰花的習俗。
從加泰隆尼亞這個傳統延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別策劃,將四月二十三日訂為世界書籍與著作權日(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 23 April ),以彰顯致力於知識傳播者的努力,對象包括文學創作者、教育單位、各公私立機構、出版界、書店、圖書館、媒體等等。當然,這一天也邀請了閱讀的你我,在街頭,與書相遇(The book in the street)。
選定這一天,基於很自然的理由,因為這一天可說是世界文學象徵性的一日:十七世紀,在正值黃金時代的西班牙,留下理想主義的《唐吉訶德》而去的塞萬提斯(Cervantes)、英國的莎士比亞(Shakespear) 等文學史上的大文豪、與出生秘魯的殖民時期編年史家印加德拉維卡(Inca Garcilaso de la Vega),同時在西元1616年四月二十三日這一天去世。幾世紀後的同一天,文學界誕生了未來文藝新興的一代,包括出生於俄羅斯貴族家庭,精通英、俄、法文的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 1899-1977),(《羅麗塔》(Lolita)即是他最為人知、且最受爭議的作品。),以及1948年獲法國備受尊崇的龔固爾文學獎、在2000年成為法蘭西學院終身名譽幹事的人文作家摩理斯德宏(Maurice Druon,1918-) ;在這一天隕歿的一代文學巨匠,則有冰島的諾貝爾文學獎作家拉克斯尼斯(Halldor Kiljan Laxness, 1902-1998)、西般牙加泰隆尼亞暢銷且著作等身的作家何西普拉(Josep Pla, 1897-1981)等人。
春城何處不飛花?來過一個玫瑰伴書香的春天吧!
然後,在繼續說下一段與讀書相關的話題以前,想邀請你,在四月,送一本書給心愛的人,對象自定,家人、朋友、親密愛人、自己、忠誠的伙伴寵物也可以。別忘了在書本中夾一朵鮮艷、充滿生命力的玫瑰。或者,你有閒時閒情,興致一來飛到西班牙也無妨,掬一手加泰隆尼亞的玫瑰花香,向你贈書的對象,說說這朵玫瑰花的浪漫傳統。我還想請你,親筆手寫一份祝福,如寶劍贈英雄般,將書、玫瑰和你的親筆手箋,贈與對方珍惜。祝福他的同時,也不忘感謝自己,因為擁有購書、選書的能力,有贈書與受贈的對象,能夠書寫自如、閱讀無礙,這一切對你來說看似輕而易舉的事,卻是許多人望而莫及,甚至不敢奢想的夢。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