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識字與文盲
「寺子屋」(Terakoya),指的是從日本德川時代起,十四世紀到十九世紀,具有知識學識的武士和寺院僧侶,教育一般庶民小孩書寫閱讀的場所。當時存在於日本各地的寺子屋,計約有數萬所以上,是一種以平民大眾為對象的草根教育。日本近代化過程中,教育系統和制度的確立,大幅提昇了教育水準,更是日本後來邁向現代化進步的重要基盤。近年來日本教育界對於本國教育水準和學子學習欲日漸低落而憂心忡忡;另一方面,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對於海外教育的支援贊助,倒是不遺餘力。
日本過去十多年來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動的「國際寺子屋運動」為例,支援提供四十多國的小孩與成人接受識字教育,並視當地的需求增加生活技能、保健、人權等等教育內容,歷年來成果豐碩。但不可諱言的是,從調查數字來看,今天全世界的成人當中,仍有八億八千萬人是文盲,其中女性佔三分之二,而因戰爭成為難民,或生活貧困等因素無法就學的孩童,估計達一億一千多萬人。亞洲的文盲程度也佔全世界文盲總數的百分之七十四之多。
因此,教科文組織進而推動「識字的十年,2003-2012」,以全人類識字教育普及化為努力的目標,強調識字重要性的主題,標舉的是「自由」:”Literacy as Freedom”。這與多年前揭櫫學習中蘊藏財富的著眼點有基本的差異──識字能力,作為一種工具,不限於以功利實用的社會價值為追求目的,還有消除與大眾社會溝通的障礙等等滿足精神層面的需求。佔最多數文盲人口的女性,在當今許多的社會裡仍受到性別差異的對待,言行舉止在多重束縛的制限下,遑論其他,通過識字而獲得心靈的自由自主,無疑是使弱勢者走向自主的一大助力。尤其提出兒童受教權的呼籲,希冀國際正視各國因貧困、戰亂與宗教等種種因素被剝奪受教權的孩童,尤其是少女。
左圖為「國際瑪拉拉日」(International Malala Day)上街頭的少女們,響應瑪拉拉(Malala Yousufzai)這位巴基斯坦少女,爭取全球像瑪拉拉一樣年齡的少女,應該與其他人一樣擁有受教育的權利。(圖片出自from 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20281117)

3.讀書夢
記得台灣多年前推動的成人教育,有部紀錄片「讀書夢」。題材與內容感動多數的觀眾。識字學習過程的呈現,質樸而真誠流露,是一部瑕不掩瑜的真實記錄。在西洋歷史的皇帝當中,征服統一大半歐洲的查里曼大帝(Charlemagne),恐怕是一生都作「讀書夢」的皇帝吧。
實際上,查里曼大帝是不折不扣的文盲,他發明了獨特的簽名式,因為他不會寫字。但這個文盲國王,卻懂得延攬學者,尊崇知識份子。在查里曼大帝的時代,拉丁文即是透過筆耕複寫而得以保存下來。他在位時,從西元768年到814年去世為止,積極以古代希臘羅馬時代的古典文化為範本,獎勵學術研究與宗教藝術,如細密寫本與插繪著作、修道院、金雕工藝、壁畫、建築風格等等環繞基督教為中心的美術,而造就中世紀藝術文化輝煌的一頁,即史稱的「卡洛林文藝復興時代」。
尤其,中世紀西方書籍史上佔有重要篇幅,且是中世紀文明的重要特色,即是由修道院主導製作的彩繪寫本。聖本篤修會的修道院規定:所有的聖本篤修會的修道院,必須具備藏書庫。拜這則會規之賜,各地修道院士在專設的寫字房,抄繕各式聖經、彌撒典書和時禱書等限量製作、高價豪華的書籍。加上西班牙的托雷多、巴塞隆納等地的修道院長等人的推動下,熱心收集藏書,印刷術發明以前,以手抄的方式保留的古典手稿文物,就成為研究中世紀西方的重要文獻來源。不幸的是,西元1204年,君士坦丁堡被侵略時,大量希臘古典遭破壞,包括梵諦岡在內,中世紀持續收集的珍貴手稿與繪本藏書,在十三世紀的動亂時代大多散逸無跡。

(以上插圖之書,是書香家鄉計畫之贈書,可至崇文國小圖書館借閱。)
幾世紀後,秘魯出身的編年史學作家印加德拉維卡(Inca Garcilaso de la Vega),來自殖民軍官父親的西班牙血統,與母親印加王國貴族的雙重血統,使他一生註定牽繫在新舊大陸之間。他在西班牙的土地上,思考殖民者輕蔑被殖民者的文化傳統而導致的不幸,寫下印加王國歷史及殖民時期最早且最重要的史料,卻被當政者列為禁書,一直到十九世紀才重見天日。
不見容於強勢者的文化宗教或政治主張,而被定裁是異文化、異教徒的古典、異論者而慘遭摧毀滅絕的命運,東西古今歷歷可見。「宗教改革」和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焚書例子,讓人看到,時代、區域、事件、人物縱然相異,一再重覆的,卻始終是偏狹歷史的人為操作。

古騰堡42行聖經 慶應大學圖書館典藏 (2009丸善展示會)
「世界讀書日」這一天,我們能藉緬懷印加德拉維卡,憑弔消失的印加文明,但不可或忘的是,弱肉強食的傲慢人類,親手掩埋掉多少古文化,又有多少歷史灰飛煙滅、而多少民族的命運葬送在掠奪殺伐中。
伊拉克戰爭時,獨裁政權後無政府狀態下,典藏美索不達米亞文化的博物館與國家圖書館,遭劫掠燒毀的文物達數十萬件。眼睜睜看著人類共有的世界古文明的文化遺產,被竊盜破壞,究竟是誰之過?一場愚昧無知的人類歷史浩劫,不能遏阻防範,又是誰之過?知書為的是求達理,不能明辨是非,讀再多的書都枉然!(待續)
中世紀知識份子肖像 (新評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