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從此安居樂業在龍泉

近幾個月以來,由屏東鄉親組成的「大龍泉地區反工業區設置自救聯盟」,在短短幾個月 (自救會成員也許感覺很漫長吧) 串連國內外鄉親並結合學術與媒體…等各界力量,向屏東縣政府表達堅決反對聖州企業申請龍泉開發案土地變更計畫。

六月四日返鄉,趁著將一批書香家鄉計畫的書捐贈給崇文國小,去參加當天自救聯盟在龍泉寺前廣場的說明會。當天,客家電視台的工作人員早已就定位準備全程報導錄影,天氣酷暑悶熱,但從傍晚起,各村庄居民就陸續前來,很安靜平和專注的態度與縣府官員對話。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居民自動自發前來,關心生態破壞對居民生活的影響,臉上流露出關心與守護家鄉環境的堅決意志。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在廣場,筆者初識自救聯盟的發起人鍾益新老師、屏科大黃美秀教授,和同為自救聯盟成員李鎮南先生及崇文社區圖書館志工廖永德老師,幾位圖書館志工媽媽也在現場幫忙,也見到久違而令人尊敬的林崇智老師…。喜相逢,原來是喜訊的前兆!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端午節當天自救聯盟召開記者會,公布國內外學者五百多人連署反對設廠案的連署,國內幾個社會環保媒體平台也熱烈支持。終於,在六月十七日,有了轉圜!屏東縣政府審議委員在開會審議後決定 繼續閱讀

廣告

塔古斯河美不過我家鄉的龍泉

 

家鄉的小河,是最初流過我心靈的生命河流。家鄉山水,貴在唯一。山不在高,水不必深。懂得感念,那麼,家鄉山水永遠會是一個人心靈的寄託,勝過世界的千山萬水。

葡萄牙詩人佩索亞曾寫過著名詩歌,前三句詩是:

塔古斯河美過我村莊的那條小河

但塔古斯河又美不過流經我村莊的小河

因為塔古斯河不是流經我村莊的小河

       --佩索亞 (Fernando Pessoa) 

塔古斯河(Tagus,自葡萄牙語稱Tejo,西班牙語稱Tajo),是伊比利半島最長的河流,也是歐洲大河,全長1,007公里,在西班牙境內有785公里,葡萄牙境內有179公里,流域面積共81,600平方公里,最後注入大西洋。

塔古斯河 葡萄牙境內

(塔古斯河 葡萄牙境內  / 圖取自維基百科 )

 

幾年前讀到佩索亞這首詩,總會想起我家門前有小河……與歌曲不同的是,山坡也在家門前。北大武山和門前的小河,都是崇文校友們童年的記憶。家門前的小河流雖然名不見經傳,但昔時河水清澈,不僅村裡的婦人會汲水、利用乾淨的河水洗衣、洗菜,小時我還經常在河邊刷牙洗臉,然後請在洗衣的母親為我及腰的長髮綁辮子。

家門前的小河流是從更上游的龍泉流下來,當然也流經小學門口。我曾經和同學在校門口互道再見,一不小心轉身從橋上倒頭栽,當天幸運只是淺淺水流,只記得躺在河裡時,最在意白色制服沾到青苔痕,同學促狹大笑和自己的難為情,都已如流水去…。

小河流依然是那條家鄉的小河流。

IMG_2828

(從三地門遠眺山與水)

 

後來,我家門前無小河了,小河被馬路擠到地下,變成下水道。可是數十年來主政者不重視家鄉地下整治這類基礎民生建設,結果是:不易看到政績的都不理不睬,功用重疊的道路挖腸剖肚的開了又開。

直到現在,尤其每年夏季豪雨,颱風季往往氾濫急下,從黎明村、龍潭村、龍泉村等高處流下的滔滔泥水,讓馬路頓成混濁的小黃河,居民多半自備攔水道具沙包等等,都很認命。家中搶救不及的家具用品,泡水後雨過天晴時,那些丟也不是,不丟也不是的東西,有時恨不得一把火燒了還痛快乾淨!

電視畫面報導過屏科大門前畜牧系學生騎馬的窘狀,殊不知豪雨成災簡直已成每年家鄉的常態,至今沒有多少改善。也許是家鄉居民向來都篤實,不明白世界以飆悍為尚,「會吵的才有糖吃」的硬道理。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美德,在社會更往往只是笑柄。直到連最後一片綠地藍天好水都將要被強奪消失,「龍泉」不再是看不見的河流、地底的湧泉,而成為凝聚居民護鄉決心的家鄉之河象徵,「自己的家鄉自己救」。當然,「家鄉」的定義,端看個人去定義的,眼界有多寬,家鄉就有多大!

這幾天巴黎遭遇百年一次的河水氾濫,汪洋一片。到過法國巴黎的人,多半會愛上巴黎的塞納河,她甚至成為生命裡另一座想念的城市,與頻頻回望悠悠的浪漫河流。葡萄牙作家佩索亞也以詩句歌詠讚嘆過塔古斯河,但他也說: 繼續閱讀

龍泉護水源,九庄大團結

堅決要求屏東縣政府農地農用

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努力堅持一定能讓屏東好山好水長在~

 

今晚在屏東縣內埔鄉龍泉村舉行【愛龍泉護水源 鄉親挺出來】的活動。

大龍泉地區九個村庄的居民參與:

水門村、隘寮村、黎明村、龍潭村、龍泉村、中林村、老埤村、大新村、建興村

雖然無法回家鄉參加這場的活動,藉同步貼文來表達關懷"書香家鄉計畫"與鄉親一齊努力的心意!

在網路上抓了這兩張熱騰騰剛上傳的照片(鍾益新老師及陳宜雪小姐和李永夕先生等人,謝謝您們了~未先告知擅自取用,尚祈見諒!)

大龍泉反工業區設置自救聯盟的各位鄉親朋友,請多保重!

鄉親連署與發言的情景:

誠如劉孝伸先生所言: 我們有堅定的意志!!

 

 

 

 

 

搶救龍泉的好山好水

時間上有餘裕再回來這網站,準備更新時,時序竟已到了五月。因過年期間出國一陣子,今年本屆校友欲捐贈的書還沒送到母校。等寄出後,會在這裡向各位報告。至於其他個人或團體,如已有自行寄送到學校、不在本計畫掌握內的書,我們也會盡量透過與校方聯繫,取得書單,再公布於這個網站上。

今天想談的不是書,而是家鄉事:龍泉的水源正受到工廠設廠汙染的威脅。

龍泉位在大武山下,擁有豐沛的地下水源,水質清冽溫潤的水與都市的水質不同,喝過的人就知道,跟家鄉種類豐富的水果及家鄉味一樣,都令我們這些異鄉遊子讚不絕口、念念不忘。更不用說了,「飲水思源」正是當初本屆校友們設立【書香家鄉計畫】的初衷。

只是想不到,我們家鄉有一天竟也淪落到被高污染的企業覬覦,而十幾年都不曾改朝換代的縣政府,竟然讓家鄉居民失望到不得不組織起自救會來自保!為此,我們在「北大武山下」的單元,呼籲民眾關心農地農用、搶救龍泉的好山好水。

事情緣於生產專業汽車塑膠配件的聖州企業,計畫在龍泉地區的現代農牧公司舊址約14公頃的農地,設置產業園區,已向屏東縣政府提出申請、將農地變更為工業用地。

問題就在於龍泉是優良的農業地區,原本在屏東萬丹鄉設廠區的聖州企業,生產的是立體車踏墊、平面踏墊、後廂墊等汽車用品,但產品屬高汙染工業,萬丹廠的規模不敷使用後,且生產線需求特殊,需要直線式長型加工,屏東地區工業區的土地劃分,無法符合生產線配置需求,因此轉而瞄準地價較低廉的龍泉。

龍泉反工業抗爭  「大龍泉反工業自救會」

但該計畫地的周圍緊鄰水源地和住家,廠區的規劃有滯洪池,要收集地面水和雨水,補注地下水,既和民生用水搶水,龍泉地區民眾擔憂,一旦申請通過變更為『都市計畫區之乙種工業區』,極可能污染龍泉多樣化生物的生態環境,破壞周遭農地。

因此4月22日在龍泉舉辦環評送審前公開說明會時,遭到五百多位村民強烈抗議,出身龍泉的退休老師鍾益新老師組織起「大龍泉反工業自救聯盟」,他表示,地下水層是個大水庫,居民、農作與工廠,取水、排水都用同一水源,未來不只會有搶水問題,一旦污染全部居民都將受害。龍泉的道路本來就狹窄,若在農業區設廠,大型卡車進出時交通安全堪虞,若計畫拓寬又將引發土地徵收的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