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詩讀之5 我們拒絕為犧牲死難者哀悼

 

我們拒絕為犧牲死難者哀悼       /羅青

雲林大屠殺120周年

我們拒絕為犧牲死難者哀悼

因為我們已經把他們徹徹底底的遺忘

被殖民的本來就沒有人權沒有尊嚴

沒有聲音知識沒有意志自由沒有遠見理想

憑什麼上街襲殺什麼都有的殖民駐軍

 

我們拒絕為犧牲死難者哀悼

因為我們深惡痛絕以他們為恥

沒有訓練編制沒有軍艦重砲

沒有手榴彈沒有機關槍更沒有武士刀

憑什麼攻擊負責啟蒙教化的威武皇軍

 

我們拒絕為犧牲死難者哀悼

因為我們認為被殖民越久越高級越文明

沒有帝國大學沒有士官學校沒有軍部大臣

沒有殖民主義沒有蕃情知識沒有理蕃行政

憑什麼用大刀菜刀斧頭鋤頭幼稚可笑的抗爭

 

我們拒絕為犧牲死難者哀悼

因為我們深信被殖民越久越優秀越進步

沒有民族人種學位、民俗宗教學位、文化人類學位

沒有南方文化研究所、文明使命託管論、細菌化學武器製造廠

憑什麼用粗鄙又不科學的河洛話四處夢囈抗議

 

我們拒絕為犧牲死難者哀悼

因為反抗殖民統治的種念都已被消毒乾淨

從滅絕一家到滅絕四鄰到鄉里村莊的滅絕

滅絕所有的記憶所有的自信滅絕一切傳承

剩下的只有在皇民化聖寵中的狂喜與奉承

 

我們拒絕為犧牲死難者哀悼

因為替無主孤魂申冤無利可圖無名可賺無法可立

而生者力爭上游則可亢奮的融入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操練優雅流利的擬宮廷語言似操作熟練的手術刀

在清酒爛醉召妓踏歌中觀賞清輝式的印象派油畫

 

我們拒絕為犧牲死難者哀悼

因為遭受種族屠殺流淌成河的鮮血

最後只能凝結成一句野蠻苛酷的英文評語

參雜在一串不相干的錯誤統計數字之內

無關痛癢的壓皺在重疊如山的舊報紙裡

 

我們拒絕為犧牲死難者哀悼

因為石牆大院內的櫻花開得年比一年燦爛

而院牆外,那隻多年無主的流浪癩皮狗

繼續習慣性的溫順趴下,下意識的諂媚試探

試探把頭依偎入牆角萎落成堆的櫻花瓣中

 

羅青註:我曾在雲林縣斗六、斗南、土庫之間服役,得知120年前,也就是1896年6月10日,簡義、柯鐵等人聚義鐵國山,率軍襲擊駐守雲林斗六街日軍,史稱「鐵國山抗日」之戰。16日,日軍連續掃蕩鐵國山七天,焚毀民房,屠殺百姓,以斗六街及石龜溪莊受創最為慘烈,死傷萬餘人,史稱「雲林大屠殺」。「野蠻苛酷」為英國報紙對此一鎮壓滅台策略的評語;「被殖民越久越高級越文明」則是台北市長前台大醫院醫生柯文哲的名言。

(此詩刊於http://udn.com/news/story/7048/1808776-【慢慢讀,詩】羅青/我們拒絕為犧牲死難者哀悼

2016-07-06 11:21)

****************************

 

昨晚讀到羅青這首詩,先是被標題震驚,讀罷〈我們拒絕為犧牲死難者哀悼〉,想起清朝學者龔自珍的名言:「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

讀後的餘音呈現 繼續閱讀

廣告

好詩讀之4 致兒子

 

致兒子         波赫士 著   王永年 譯

 

生養你的人不是我是那些死者

是我的父親祖父和他們的前輩

是已經成為神話的太古時代

從亞當和沙漠裡的該隱和亞伯以來

 

設計了漫長的愛的迷宮,

一直綿延到未來的這一天

那些有血有肉的人,

現在通過我生養了你。

 

我感到了他們的眾多。其中有我們,

我們之中有你和你將生養的兒子。

以後的兒子和亞當的兒子。

我也是他們中間的一個。

 

永恆屬於時間的範疇,

因此也是匆匆過客。

 

                            -《波赫士全集 II》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十九世紀的最後一年出生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被公認是二十世紀最博學的人之一,影響歐美文學的重要拉丁美洲作家,作品呈現出拉丁美洲文學繁複瑰麗的「魔幻寫實」風格。波赫士擅長多國語文,雖長年失明,曾擔任過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終其一生,他以百科全書式的閱讀和讓人歎為觀止、迷宮花園般的書寫所呈現的睿智與洞見,為世人留下豐富的文學資產。

這首詩最初收錄在1964年波赫士出版的著名詩集《另一個,同一個》(El otro, el mismo)裡的一首。也是波赫士自己偏愛的一本詩集。波赫士曾說;「我從藏書――我父親的藏書――受到的教育比從學校裡受得多,不管時間和地點如何變化無常,我認為我從那些鍾愛的書卷裡得益匪淺。」他的中文版《波赫士全集》四大冊,但願有朝一日也能成為【書香家鄉計畫】的捐贈書單。

波赫士,「目盲的先知在黑暗與光明間穿梭」也許是波赫士經歷坎坷的人生,蘊蓄成人生的智慧和對世人溫厚的愛,從他的文章裡俯拾皆是。 繼續閱讀

塔古斯河美不過我家鄉的龍泉

 

家鄉的小河,是最初流過我心靈的生命河流。家鄉山水,貴在唯一。山不在高,水不必深。懂得感念,那麼,家鄉山水永遠會是一個人心靈的寄託,勝過世界的千山萬水。

葡萄牙詩人佩索亞曾寫過著名詩歌,前三句詩是:

塔古斯河美過我村莊的那條小河

但塔古斯河又美不過流經我村莊的小河

因為塔古斯河不是流經我村莊的小河

       --佩索亞 (Fernando Pessoa) 

塔古斯河(Tagus,自葡萄牙語稱Tejo,西班牙語稱Tajo),是伊比利半島最長的河流,也是歐洲大河,全長1,007公里,在西班牙境內有785公里,葡萄牙境內有179公里,流域面積共81,600平方公里,最後注入大西洋。

塔古斯河 葡萄牙境內

(塔古斯河 葡萄牙境內  / 圖取自維基百科 )

 

幾年前讀到佩索亞這首詩,總會想起我家門前有小河……與歌曲不同的是,山坡也在家門前。北大武山和門前的小河,都是崇文校友們童年的記憶。家門前的小河流雖然名不見經傳,但昔時河水清澈,不僅村裡的婦人會汲水、利用乾淨的河水洗衣、洗菜,小時我還經常在河邊刷牙洗臉,然後請在洗衣的母親為我及腰的長髮綁辮子。

家門前的小河流是從更上游的龍泉流下來,當然也流經小學門口。我曾經和同學在校門口互道再見,一不小心轉身從橋上倒頭栽,當天幸運只是淺淺水流,只記得躺在河裡時,最在意白色制服沾到青苔痕,同學促狹大笑和自己的難為情,都已如流水去…。

小河流依然是那條家鄉的小河流。

IMG_2828

(從三地門遠眺山與水)

 

後來,我家門前無小河了,小河被馬路擠到地下,變成下水道。可是數十年來主政者不重視家鄉地下整治這類基礎民生建設,結果是:不易看到政績的都不理不睬,功用重疊的道路挖腸剖肚的開了又開。

直到現在,尤其每年夏季豪雨,颱風季往往氾濫急下,從黎明村、龍潭村、龍泉村等高處流下的滔滔泥水,讓馬路頓成混濁的小黃河,居民多半自備攔水道具沙包等等,都很認命。家中搶救不及的家具用品,泡水後雨過天晴時,那些丟也不是,不丟也不是的東西,有時恨不得一把火燒了還痛快乾淨!

電視畫面報導過屏科大門前畜牧系學生騎馬的窘狀,殊不知豪雨成災簡直已成每年家鄉的常態,至今沒有多少改善。也許是家鄉居民向來都篤實,不明白世界以飆悍為尚,「會吵的才有糖吃」的硬道理。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美德,在社會更往往只是笑柄。直到連最後一片綠地藍天好水都將要被強奪消失,「龍泉」不再是看不見的河流、地底的湧泉,而成為凝聚居民護鄉決心的家鄉之河象徵,「自己的家鄉自己救」。當然,「家鄉」的定義,端看個人去定義的,眼界有多寬,家鄉就有多大!

這幾天巴黎遭遇百年一次的河水氾濫,汪洋一片。到過法國巴黎的人,多半會愛上巴黎的塞納河,她甚至成為生命裡另一座想念的城市,與頻頻回望悠悠的浪漫河流。葡萄牙作家佩索亞也以詩句歌詠讚嘆過塔古斯河,但他也說: 繼續閱讀

怎樣的生活養成怎樣的孩子

羅樂德女士( Dorothy Law Nolte)是美國社會學家及精神治療師。她曾寫過下列這首為兒童所寫的著名詩篇。這裡除了介紹原文英文版本,和以這個版本翻譯成的中譯版和日譯版本,也將她在1993年修訂的最新版本原文附上。

CHILDREN LEARN WHAT THEY LIVE 書封  Dorothy Law Nolte with poem

原書封面  / 羅樂德女士與她的詩作合影

怎樣的生活養成怎樣的孩子

在譏評中長大的孩子,苛於責人
在敵對中長大的孩子,常懷敵意
在嘲笑中長大的孩子,畏首畏尾
在羞辱中長大的孩子,過份自責
在容忍中長大的孩子,學曉忍耐
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滿懷自信
在讚賞中長大的孩子,懂得尊重
在公平中長大的孩子,有正義感
在安全感中長大的孩子,對人信賴
在讚許中長大的孩子,能夠自愛
在接納與友愛中長大的孩子,會找到愛

-- 著:羅樂德

Iwasaki Chihiro 1 繪: 岩崎知弘 (Iwasaki Chihiro)

上圖是日本知名女畫家岩崎知弘 (iwasaki Chihiro)的插畫。岩崎知弘就是為《窗口邊的荳荳》畫插畫的女畫家,以後有機會再來介紹她。

 

CHILDREN LEARN WHAT THEY LIVE

by Dorothy Law Nolte

If a child lives with criticism, he learns to condemn.
If a child lives with hostility, he learns to fight.
If a child lives with ridicule, he learns to be shy.
If a child lives with shame, he learns to feel guilty.
If a child lives with tolerance, he learns to be patient.
If a child lives with encouragement, he learns confidence.
If a child lives with praise, he learns to appreciate.
If a child lives with fairness, he learns justice.
If a child lives with security, he learns to have faith.
If a child lives with approval, he learns to like himself.
If a child lives with acceptance and friendship, he learns to find love in the world. 

 

Children Learn What They Live  (1993年的新版本) 繼續閱讀

好詩讀 2 藍蝴蝶

好詩讀 2  藍蝴蝶

A morpho helenor butterfly alights on a

今年5月2日詩人周夢蝶過世,謹抄錄他擬童詩的作品〈藍蝴蝶〉,用閱讀他的詩作方式來認識他、紀念他。

在讀過這首詩後,想一想,哪幾句詩是你最喜歡的句子呢?

用筆抄寫在一張你親手自製的書籤上,送給你自己,或是你想要分享的好朋友…。

藍蝴蝶  擬童詩:再貽鶖子                  /   周夢蝶

我是一隻小蝴蝶

我不威武,甚至也不絢麗

但是,我有翅膀,有膽量

我敢於向天下所有的

以平等待我的眼睛說:

我是一隻小蝴蝶!

我是一隻小蝴蝶

世界老時

我最後老

世界小時

我最先小

而當世界沉默的時候

世界睡覺的時候

我不睡覺

為了明天

明天感動和美

我不睡覺

你問為甚麼我的翅膀是藍色? 繼續閱讀

好詩讀 1

Reading Good Poem  1

偽詩集封面

寫詩好像很難?讀詩?不懂不懂?

第一次在這裡介紹好詩讀的單元,讓覺得詩很難理解的同學們來讀一讀這些好詩。

首先, 要介紹的這首詩,出自蔡仁偉先生的偽詩集

雖然這本書不在書香家鄉計畫捐贈出去的書單裡,但以後總有機會列入書單裡。

  封閉–寫給校園霸凌事件這首詩想獻給含羞草們,希望你不是欺負含羞草的那位,更不是那棵

含羞草。

 

祝福你好好 FUN暑假!

 

 

封閉–寫給校園霸凌事件        蔡仁偉

 

小時候覺得好玩

就用手去碰含羞草

看它縮起來

 

可是  從來沒人認真想過

要過多久

它才能重新打開

 

 

詩人簡介:

蔡仁偉2011年開始寫詩,長期於《衛生紙+》與聯合副刊發表作品。偽詩集, 黑眼睛文化出版,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