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吾國,唯愛真理

人會出生在哪個國家,人本身是不可能選擇的。所以,沒有一個人「天生」注定是哪一國人。

筆者不能代表書香家鄉計畫的立場,而只是從個人出發來談,也不屬於哪一陣線或陣營,對我個人而言,「不愛吾國,唯愛真理」才是思想行為的準則。

國家不該凌駕真理正義之上。真理是非之前,家國算甚麼!

越來越多國家朝排外的極右派國族資本主義走而不警覺…奧地利總統大選和我們這裡更是近在眼前活生生的典型例子。看看世界極右派分布圖,怵目驚心?美國川普聲勢上漲,快了,就要步台灣後塵了。全世界不斷增生強化的理盲群眾,正以沾沾自喜的一票民主之名,為這世界走向墮落貢獻甚多。

這股潮流在1990年代初漸盛行,單一文化的思維下,德國新納粹與法國國民陣線崛起的同時,亞洲有李登輝、日本自民黨的軍國主義,都大張旗鼓將國家推向仇外排外的極右路線,能幸運躲過這股風潮洗腦的人不多。

六四到今年已經二十七年了,在1989年六月三日到六月四日清晨,筆者在血脈相連的台北現場。後來坦克車前勇士的身影,震撼了全世界。

當對岸爭民主時,筆者親眼目睹台灣人冷眼隔岸觀火的態度。與中共勢不兩立而凜然,批判國民黨顢頇…都能理解,惟嘲笑對岸和香港的人權鬥士,似是拒絕劊子手般拒絕握手的反應,那卻令我不解,促使我第一次質疑民進黨和其支持者:

為何雙重標準?反中共因此反民主?

然而,20年後,尤其是後1989出生的台灣年輕人,崇拜起如此偽善的政黨。DPP儼然一副民主守護者的姿態,因為,KMT去聲援,就是不可以。拉攏六四民運人士的真目的,只為扳倒KMT,只為奪權。而背後又有美日極右勢力在蠱惑。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 shame on me.

六四是衡量民主涵養的歷史尺度。1989年當時我已看清DPP這種本質,二十七年間又從國外或在國內觀察,時間畢竟是公平的,如今在在地證明了,他們是一群權力的跳樑小丑。

為了媚日,竟可以扭曲史實對不起亞洲的慰安婦和全世界被殖民國家的血淚史實。知日甚深的客家人戴國輝先生,畢生研究殖民地,日本人對戴國煇是既景仰又敬畏的,而對他的景仰與敬畏又都百倍於岩里政男。其個人切身體會所發之大作與傲人的藏書,以及他的呼籲和深切憂慮遠見,對照台灣教育下史觀日益偏頗而媚日不以為恥,都在他逝世後多年的此時更令人感慨、唏噓不已……。

如果為了獨立建國,必須泯滅良知、人性、切斷歷史、抹殺文化,試問,您還會擁護這樣的國族暴力?不擇手段?我唾棄這樣的國族暴力,也絕不會擁護任何權宜的、所謂「必要之惡」的暴力。

作為一個世界公民,為了伸張世界普遍的真理公義,必要時甚至必須唾棄國家,像王維林和史諾登所為那樣,勇敢而大無畏。

「王維林」是於1989年6月5日,六四事件的第二天,在北京長安街上隻身阻擋坦克車隊前進的男子,他的真實身份、姓名以及下落,時至今日仍然無人所知。

毋忘六四!

 

這篇短文算是兼回應網友與特別日子前夕的備忘 。

 

 

廣告

Je suis Charlie I am Charlie 我是查理

   Je suis Charlie.   (I am Charlie.  我是查理)  

  je-suis-charlie--400x133 

http://www.charliehebdo.fr/index.html 查理週刊

 

  Soutien pour la libert d’expression  捍衛言論自由

Je suis Charlie manifesto

 

   Je préfère mourir debout que vivre à genoux. 我寧願站著死, 決不跪著活。

  — 夏伯尼耶 Charb  (Stéphane Charbonnier )

charlie Hebdo Banksy 2

 

「宗教,一如其他的思想,可以被批判,被嘲諷,以及無畏的不敬。」 

— 魯西迪 (Salman Rushdie)

 

「『狂熱者有其夢想,他們用此夢想為某宗派織就天堂』(濟慈語)

然而,所有無宗無派之人,都寧可放棄天堂,選擇在這塊土地上,一起生活。」

— 約翰.伯格《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

John Berger " Hold Everything Dear– Dispatches on Survival and Resistance"

 

「幽默是從一個人到另一個人的最短途徑。」

— 沃林斯基 (Wolinski)

 

lamour_fortquelahaine-bfbef 愛比恨更強大

 

嵌入永久的圖片連結  Jan. 7  2015 @ Paris    Charlie Hebdo

 

Charles Banksy 1

 

嵌入永久的圖片連結

by Magnus Shaw

Mrap_discriminations

我想要雇用你,但我不喜歡…嗯…你領帶的顏色!  by  Charb  (Stéphane Charbonnier )

 

CHARLIE HEBDO Wolinski 1

“幸福應該國有化"   by  Wolinski

 

Le Paris de Cabu  Cabu 的巴黎 繼續閱讀

掛在樹梢的真心話

 

「這個世界的問題在於,我們把家的圈子畫得太小了。」

──德蕾莎修女

在今年度捐贈給母校的書籍裡,有一本傳記《泰蕾莎修女》。因為是較早期出版的書,當時將Mother Teresa譯為泰蕾莎修女。後來在台灣出版的中文版,多半譯成德蕾莎修女。譯名雖然有異,但指的都是一生始終與貧苦人在一起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蕾莎修女。

IMG_6887-1

上一篇文章提到,福島核災發生到現在,屆滿兩年。今年,因為台電不斷增加預算、核電機組頻出問題,有關到底台灣用電是否非核不可?從政府到媒體、民間,很多人在討論「核能」與「公投」的議題。在我們的家鄉屏東縣,就有一座核三廠。你知道核三廠位在哪裡嗎?核三廠與你家的距離有幾公里,你算過嗎?位於地震帶的台灣島,一旦發生像福島那樣的核災,人們要逃到哪裡去呢?台灣擁有三座核電廠,但台灣的居民,你具備了保護自我身家安全的重要核災知識嗎?

街頭是一本書

「書香家鄉計畫」的網站,除了會不定期介紹校友們捐贈和校友們發動親情、友情攻擊募集來的贈書,還希望介紹一些特別的書。圍繞著「核能」的話題,接下來就介紹三種特別的書。

IMG_6928-1到目前為止,當我們說到「書」,大部分是指用紙張印刷製成的紙本書;有些書,則是寫在街頭巷尾的角落。3/9到3/10週末假日的台北,從中正紀念堂、博愛特區到凱達格蘭大道,宛如一本化身成充滿音樂、律動的大書。這一頁是爸爸牽著兒女,那一角落有媽媽阿姨帶著成長中的孩子外甥的畫面…。哇!光是台北市,就湧進了十萬人左右上街頭,那些身影,可以讓人仔細地閱讀呢!像以下這位爺爺說,他手上寫了「我是人,我反核」標語的圖案,是他孫子畫的。

 

IMG_6830 IMG_6768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台灣分會兒童小組,在環保署門口,和媽媽們以閩南語大聲喊出:「核電核電NO! NO! NO!」、「愛囡仔,不愛歹麼仔(ㄆㄞ  ㄇㄧ  ㄧㄚˋ)!」(愛孩子,不愛壞東西)。

 

很多面孔一看就可以猜到,他們自動自發來遊行,而不是被什麼團體動員來的人。他們純粹為了自己的子女、孫子們的未來,而走上街頭。

IMG_6794-1     IMG_6818-1

有的人從中學習了水平式民主,有的人只是想表達「免於恐懼的自由」,有人認為呵護地球生態永續的信念和行動都很重要。有的人想要藉此傳遞對親人朋友的愛。

IMG_6966-2

 

在風中的單頁書

IMG_6914-1

 

為了我的未來

請廢核

小學生的請求

 

 

他/她一筆一劃認真寫下的字句,是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誠懇的請求,只有一個:請廢核。

這不是向著國家最高決策者所做的請求,而是向著所有會威脅到「我的未來」的一切而提出的請求。就像日本詩人菅啟次郎寫的:「山川草木不同意」──廢核不廢核,不是人類自己的問題而已。

IMG_6961愛因斯坦曾說:「所有科技的努力,總以造福人類,關切人類的命運為主要目的。」他說的固然沒錯,但其實也只說對了一半。因為,科技不能只自私地造福人類,而犧牲其他一切生物。更何況,核電的發明,到頭來是會毀滅地球的,並非造福萬物的好科技。

這個小學生寫下「為了我的未來  請廢核  小學生的請求」,以最簡潔的三行字,寫出未來世代的心聲。這一張紙條,可以看成是一頁的書簡,這一封信,這本在風中飛揚的單頁書,清楚地告訴世人:

他/她和任何人一樣,不可能置身核災威脅之外。就算政府要舉辦公投,但門檻很高,未成年的他不能投票,無法表達自己的意見。所以,在三月九日這一天,他以他最真誠的宣示請求,向全世界公開表達了他對核電的意見。

這個小學生,或許已明白,個人雖然渺小,但是他/她自己的未來,應該由他/她自己決定,不該隨便讓別人為他/她決定。他/她的聲音或許微弱,他/她的個子或許矮小、不起眼,可是,他/她也許已了解,他/她就是一個小宇宙,一個完整的個體、一個無人可取代的生命。

這本書,高掛在樹梢,不只是想讓凱道盡頭總統府裡的人看見、聽到他/她的心聲;也許更希望春風載著它們,飛向更多人的眼前、耳朵裡,提醒更多人好好思考「自己的未來」呢!

IMG_6853-1 IMG_6909-1

歌之書

還有一種書,是靠口耳傳唱,以最真實的歌聲和情感,唱在風中,印在人們記憶裡的歌謠。這種口述之書,往往沒有文字,卻比書寫文化的歷史還要悠久。不過現在要介紹的,則是寫於1994年,透過網路找一找,就能聽到的日語歌《若狹之海》(詞曲/唱:姫野洋三),其中一段,翻譯成中文,抄錄在後,你不妨仔細玩味一下:

無嗅無味的輻射能

每天死命地不斷製造出來

直到孫子的孫子的孫子的孫子的那一代

只留下一個被污染的世界

拼命地把夜晚弄得那麼亮

拼命地把夏天弄得那麼冷

還不夠還不夠  這樣竟然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