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書香家鄉計畫 捐贈書籍報告 1

感謝贈書者! 靜待下回募書有成~ 閱讀大豐收~!!

以下是今年2016年已知的第一份書香家鄉計畫捐書書單: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奇幻森林的娘娘腔事件         吳在媖著   黃照敏繪  (聯經出版公司)

偷書賊                                      馬格斯.朱薩克著  (木馬文化)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楊.馬太爾著  (皇冠文化)

落地                                          哈金著  (時報出版)

少年邁爾斯的海                     吉姆.林奇著  (寶瓶文化)

過於喧囂的孤獨                     赫爾巴拉著  (大塊文化)

橋仔頭糖廠文化資產守護年鑑 1994-2006

餐桌上的巴黎-85道花都美食 x 法式文學饗宴  (大好書屋)

富士山的絕景散策                甲斐みのり著(甲斐實乃里) (山岳文化)

龍眼樹下-吳松明圖文集     吳松明著

A Guide for Grown-ups       聖修伯里著

ESSENCE                               Janusz & Gawronkiewicz

以愛告別                                 史考特‧西蒙著    (大好書屋)

惡童日記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小知堂文化)

Art Plus TAIWAN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廣告

塔古斯河美不過我家鄉的龍泉

 

家鄉的小河,是最初流過我心靈的生命河流。家鄉山水,貴在唯一。山不在高,水不必深。懂得感念,那麼,家鄉山水永遠會是一個人心靈的寄託,勝過世界的千山萬水。

葡萄牙詩人佩索亞曾寫過著名詩歌,前三句詩是:

塔古斯河美過我村莊的那條小河

但塔古斯河又美不過流經我村莊的小河

因為塔古斯河不是流經我村莊的小河

       --佩索亞 (Fernando Pessoa) 

塔古斯河(Tagus,自葡萄牙語稱Tejo,西班牙語稱Tajo),是伊比利半島最長的河流,也是歐洲大河,全長1,007公里,在西班牙境內有785公里,葡萄牙境內有179公里,流域面積共81,600平方公里,最後注入大西洋。

塔古斯河 葡萄牙境內

(塔古斯河 葡萄牙境內  / 圖取自維基百科 )

 

幾年前讀到佩索亞這首詩,總會想起我家門前有小河……與歌曲不同的是,山坡也在家門前。北大武山和門前的小河,都是崇文校友們童年的記憶。家門前的小河流雖然名不見經傳,但昔時河水清澈,不僅村裡的婦人會汲水、利用乾淨的河水洗衣、洗菜,小時我還經常在河邊刷牙洗臉,然後請在洗衣的母親為我及腰的長髮綁辮子。

家門前的小河流是從更上游的龍泉流下來,當然也流經小學門口。我曾經和同學在校門口互道再見,一不小心轉身從橋上倒頭栽,當天幸運只是淺淺水流,只記得躺在河裡時,最在意白色制服沾到青苔痕,同學促狹大笑和自己的難為情,都已如流水去…。

小河流依然是那條家鄉的小河流。

IMG_2828

(從三地門遠眺山與水)

 

後來,我家門前無小河了,小河被馬路擠到地下,變成下水道。可是數十年來主政者不重視家鄉地下整治這類基礎民生建設,結果是:不易看到政績的都不理不睬,功用重疊的道路挖腸剖肚的開了又開。

直到現在,尤其每年夏季豪雨,颱風季往往氾濫急下,從黎明村、龍潭村、龍泉村等高處流下的滔滔泥水,讓馬路頓成混濁的小黃河,居民多半自備攔水道具沙包等等,都很認命。家中搶救不及的家具用品,泡水後雨過天晴時,那些丟也不是,不丟也不是的東西,有時恨不得一把火燒了還痛快乾淨!

電視畫面報導過屏科大門前畜牧系學生騎馬的窘狀,殊不知豪雨成災簡直已成每年家鄉的常態,至今沒有多少改善。也許是家鄉居民向來都篤實,不明白世界以飆悍為尚,「會吵的才有糖吃」的硬道理。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美德,在社會更往往只是笑柄。直到連最後一片綠地藍天好水都將要被強奪消失,「龍泉」不再是看不見的河流、地底的湧泉,而成為凝聚居民護鄉決心的家鄉之河象徵,「自己的家鄉自己救」。當然,「家鄉」的定義,端看個人去定義的,眼界有多寬,家鄉就有多大!

這幾天巴黎遭遇百年一次的河水氾濫,汪洋一片。到過法國巴黎的人,多半會愛上巴黎的塞納河,她甚至成為生命裡另一座想念的城市,與頻頻回望悠悠的浪漫河流。葡萄牙作家佩索亞也以詩句歌詠讚嘆過塔古斯河,但他也說: 繼續閱讀

閱讀美好人事物 Happy New Year with Fine Reading

 

 

 Donne moi 2

(Photo: Edouard Boubat)

喜樂平安年、閱讀美好人事物  Happy New Year with Fine Reading

 

由於電腦故障等問題,去年底預定發文祝福新年,以及讀者留言的回覆,都無法進行,幸好搶救檔案、備份資料已完成,因故拖延到現在,在此先說聲抱歉。然後,再向大家說聲:

新年快樂!Happy New Year 2016 !

 

也許是巧合,心想著剪影的留言,在備份電腦檔案時,意外地看到以下這張照片,是幾年前參觀國立台灣博物館的土銀展示館時所拍攝。

2012 台博館 動物剪影

說是剪影,事實上是透過玻璃映照出的動物形像。這些是陳列在「臺灣生物光牆」展示區裡的動物模型,都是臺灣原生動物。

土銀展示館的一樓展覽空間是生命演化廳和土銀行史室。在生命演化廳裡的是常設展覽「生命的史詩 – 與演化共舞」,展場裡可看見巨型恐龍化石骨架的複製品。

有興趣的人,到台北車站附近時,可步行往二二八和平公園方向走,或搭捷運在台大醫院站下車,先參觀過在公園內的台灣博物館本館,然後再過馬路到對面的土銀展示館。

土銀展示館外觀 (左圖來源: 國立台灣博物館網站)

 

今年你閱讀的第一本書,是什麼? 可以閱讀自己的心,可以閱讀這個世界。閱讀自己的心和認識世界,都需要誠懇和耐心。祝福大家這一年接觸閱讀的都是美好的人事物,同時,也藉著閱讀,讓你2016這一年過得更美好、更充實。

展望未來、當下行動,當然也應該記住歷史上的今天,以避免重蹈覆轍。而今天1月7日,對法國人來說,是特別感傷的一天。有人說得好:

SI DIEU EXISTE, IL NE TUE PAS POUR DES DESSINS. 

如果神真的存在,祂不會為了幾張畫而殺人。

在這裡挑選阿根廷畫家季諾(Quino)畫的瑪法達(Mafalda)扛大筆,及筆者法國朋友去年所贈兩本書:法國啟蒙運動思想家伏爾泰(Voltaire)的《論寬容》和查理周刊事件後出版的文集《我們都是查理》來向捍衛言論自由的勇者們致敬。

Mafalda with a pen  IMG_3619

《論寬容》和《我們都是查理》(Nous sommes Charlie)

 

 

 

 

暗影之光的十一月 The shadow with light of November

節氣入冬的十一月,如果是在台灣,氣溫適宜輕便出發的旅行;可以和久違的朋友對坐相視歡樂,閒話;長長的夜晚,適合挑戰一部厚厚的小說,或讀一本薄薄的詩集。微溫的午后假日,興致一來,騎著單車,穿梭在綠色林蔭和光亮斜陽裡,人潮、車潮和雲天和你競比心情暢快的速度…。

有的人,人生中特別感傷的日子偏偏落在這樣的十一月。尤其,被美國作家海明威形容為《流動的饗宴》(Paris est une fête)的巴黎,今年一月初以來,已經歷過一場又一場令人遺憾的事件,十一月十三日,又再度發生平民百姓遭攻擊屠殺的悲慘事件,死傷無數。震驚世界的是,被殺害的是手無寸鐵、無辜的普通人:在巴塔克蘭劇院 ( Bataclan) 搖滾樂的演唱會場的樂團和現場的觀眾;是在露天咖啡座前 和餐廳裡下班後正享受小週末的用餐、小酌的年輕男男女女,是一場大型足球友誼賽的老老少少的球迷…。

當你看著新聞報導,國外以誰之名狂熱殺人的激進份子,感覺他們離自己很遙遠,是嗎?反觀自己身處的地方,近在島內,看看自己、身邊的同學、朋友甚至家人,想一想,是否有人也和那些狂熱份子一樣,心裡充滿暴力仇恨、排外歧視的思想,而在生活中以言辭暴力播撒仇恨種子而不自知呢?

仇恨的種子在何時、在哪裡埋下的?沒有人天生註定恨人的。然而面對仇恨,以仇恨反制仇恨,只會製造出更多仇恨的連鎖。

布列松 西堤島

(布列松攝影)

布列松這張拍攝巴黎西堤島的風景,塞納河靜靜的霧中風景,此刻看來,溫柔地暫時遮去了醜相的人間,也輕撫人心的悲傷,在這暗影深重的十一月。

在11月13日之後,法國有越來越多人不只讀起海明威的《流動的饗宴》,還呼籲巴黎市民勇敢地出門,繼續聽音樂會、看表演的生活,繼續以閱讀對抗無知,繼續以敞開的心靈關愛人,繼續以自己日常的行動來展現花都巴黎做為藝術與光之城 (Ville lumière) 的面貌,以法國人自豪的自由、平等、博愛,和歡樂享受人生的愛的信念,對抗仇恨與暴力。

13-novembre-2015   jesuisparis elyx yak

自由、平等、博愛 (Liberté, Egalité, Fraternité)

除了從巴黎到貝魯特的恐怖攻擊事件,今年直昇機意外墜機的事件特別頻繁 (筆者的友人即其中的犧牲者),從阿根廷到美國,甚至台灣近日也發生同樣的悲劇。加上今年夏天八仙塵爆的意外,和許許多多無辜的生命,就這樣如流星般殞落犧牲,其中許多人正值青春年華!在秋末初冬回顧一年果實的時節,令人倍感哀悽。

我想,只能懷念,只能念中相見的逝者,最想留給家人朋友的,會是他們生前最燦爛的笑容、最溫柔的光,絕不是十一月的蕭索,更不是憂傷…。

 

Spray-For-Paris-05-511  流動的饗宴

Spray for Paris                                                                      海明威《流動的饗宴》

 

 

24 November, 2015

 

 

 

 

 

 

 

 

Je suis Charlie I am Charlie 我是查理

   Je suis Charlie.   (I am Charlie.  我是查理)  

  je-suis-charlie--400x133 

http://www.charliehebdo.fr/index.html 查理週刊

 

  Soutien pour la libert d’expression  捍衛言論自由

Je suis Charlie manifesto

 

   Je préfère mourir debout que vivre à genoux. 我寧願站著死, 決不跪著活。

  — 夏伯尼耶 Charb  (Stéphane Charbonnier )

charlie Hebdo Banksy 2

 

「宗教,一如其他的思想,可以被批判,被嘲諷,以及無畏的不敬。」 

— 魯西迪 (Salman Rushdie)

 

「『狂熱者有其夢想,他們用此夢想為某宗派織就天堂』(濟慈語)

然而,所有無宗無派之人,都寧可放棄天堂,選擇在這塊土地上,一起生活。」

— 約翰.伯格《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

John Berger " Hold Everything Dear– Dispatches on Survival and Resistance"

 

「幽默是從一個人到另一個人的最短途徑。」

— 沃林斯基 (Wolinski)

 

lamour_fortquelahaine-bfbef 愛比恨更強大

 

嵌入永久的圖片連結  Jan. 7  2015 @ Paris    Charlie Hebdo

 

Charles Banksy 1

 

嵌入永久的圖片連結

by Magnus Shaw

Mrap_discriminations

我想要雇用你,但我不喜歡…嗯…你領帶的顏色!  by  Charb  (Stéphane Charbonnier )

 

CHARLIE HEBDO Wolinski 1

“幸福應該國有化"   by  Wolinski

 

Le Paris de Cabu  Cabu 的巴黎 繼續閱讀